前日,海南省昌江县一男孩因咳嗽发热输液导致死亡的事情,在朋友圈引起了一番风波。嘟妈希望找到对此比较靠谱的解释,但事发多日,只在南海网找到了一个貌似官方的调查结果。
对于男孩死亡的真正原因,这里不做任何揣测。但真心觉得,有些关于药物的安全使用,需要给大家提个醒,希望我们每个妈妈都能保护好自己的孩子,免受滥用药物的伤害。
很多时候,孩子只是感冒发烧,医生就开抗生素,甚至有时候家长主动要求开。或者之前孩子出现症状之后,医生开了抗生素好了,这次又是同样的症状,自己就在家给孩子吃同样的抗生素,认为药物很对症。
而实际上,即使症状一样,疾病种类也会不同。另外,抗生素只对细菌和支原体有效果,对病毒根本无效。如果只是病毒感染,吃抗生素根本没用,反而会带来很多不良反应,比如腹泻、呕吐,甚至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,危及到生命。抗生素的滥用,还导致细菌的耐药性,以至于未来的某一天,本来效果很好的抗生素,却对此束手无策,想想都觉得恐怖。
还记得去年央视的那则儿童用药安全的宣传片吗?其中提到了由于用药不当,我们每年约有30000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,而造成肝肾功能、神经系统等损伤的更是难以计数。以下是具有耳毒性的抗生素,有可能造成孩子永久性的听力丧失,妈妈们一定要小心:
再来说说支气管炎。很多妈妈,甚至是很多医生,都认为支气管炎应该使用抗生素。而实际上,支气管炎主要是由几种呼吸道病毒引起的炎症,比如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、副流感病毒以及腺病毒,而细菌则很少引起支气管炎。
可见,支气管炎不是使用抗生素的理由,除非有检查结果或者临床表现,确定有细菌感染。否则不要随便给孩子使用,防止造成伤害。
对于细菌感染,我们有了抗生素,但是对于病毒感染,目前还真的没什么特别有效的方法。但是利巴韦林作用一种抗病毒药物,被广泛的应用。而且它的另外一个名字病毒唑,就更加让人坚信,它对病毒感染有效。
很可惜,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目前只批准利巴韦林用来医治丙肝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,而且只有口服和雾化的两种剂型。更重要的是,由于利巴韦林会造成免疫抑制,美国儿科学会并不建议儿童使用。
在我国,利巴韦林也只适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,皮肤疱疹病毒感染,而且由于目前缺乏儿童用药的研究资料,所以也是不建议给孩子使用的。
也就是说,无论宝宝是感冒、疱疹性咽峡炎,还是手足口病,都不需要用利巴韦林!在这里顺便也提一下,不仅儿童不建议用,孕妇、哺乳期妈妈也不建议使用。原因是对于孕期胎儿,它已经有明确的致畸作用,而对于哺乳期还没有安全的相关数据。
另外,单磷酸阿糖腺苷也是一种抗病毒药物,临床可用来医治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口炎、皮炎、脑炎和巨细胞病毒的感染。但目前对此药物的滥用现象也非常严重,甚至用于支气管炎、肺炎和手足口病的患儿。
事实上,单磷酸阿糖腺苷只对DNA病毒有效,而对于引起支气管炎、肺炎、手足口等常见的病毒,如鼻病毒、冠状病毒、流感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柯萨奇病毒等都属于RNA病毒,根本无效。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,比如过敏性休克、呼吸困难,还可能会导致精神障碍和神经损伤以及骨髓移植。而且也没有儿童应用安全的实验报告。
所以最后得出结论,如果宝宝诊断是支气管炎、肺炎、手足口病、流感等疾病,也根本不需要用单磷酸阿糖腺苷!
由于感冒药和止咳药可能对小宝宝导致非常严重的副作用,因此200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建议,4岁以下的儿童不建议使用非处方的咳嗽和感冒药物,而4-6岁的孩子,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。
先来说说感冒药。通常感冒药的成分都很复杂,比如下面这种某娃娃氨酚烷胺颗粒:
通过查看说明书发现,其中含有乙酰氨基酚、盐酸金刚烷胺、人工牛黄、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。
我们知道乙酰氨基酚是我们常用的一种退热药物,比如百服宁。若孩子发热服用了百服宁的同时,又服用了这种感冒药物,可能会引起对乙酰氨基酚摄入过量发生危险。
另外,其中含有的金刚烷胺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要求其修改了说明书,认为新生儿和1岁以下的婴儿禁用本药物,而且5岁以下的儿童不推荐使用。可见,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,都不推荐使用含有金刚烷胺成分的药物。
还有一种药物成分马来酸氯苯那敏,又叫做扑尔敏,主要是针对打喷嚏、流鼻涕等症状,属于抗组安药物,具有镇静作用,由于弊大于利,所以不建议给6岁以下儿童使用。
其实,不止这两种感冒药,几乎所有的感冒药中,都含有类似的成分。所以,嘟妈建议6岁以下的孩子,都不可以使用感冒药物。
还有一款被称为“日本神药”的面包超人,其中蓝色包装中含有可待因。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今年1月份,做出了禁止1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的说明书修改意见,原因是具有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。
接下来说说止咳药。很多妈妈常用的止咳药物,恐怕是中药了,认为无副作用,更安全有效。
说实话,嘟妈之前也一度这样认为,但后来却发现,中药并不是没有副作用,而是“副作用不明”。因为很多中药根本就没有进行足够的临床研究,也就得不出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,只是写着“尚不明确”四个字打发了。所以,放弃这些中药吧,因为我们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第一批实验者。
另外,中药中检出西药成分的报道层出不穷,那些所谓的效果很好的中药,有很大的可能性已经掺入了西药成分。有些可能在药物成分中标明,而有些则是偷偷的加入,比如2014年复方甘草片被检出含有可待因成分被禁。
不只是中药止咳,西药成分的止咳药也不推荐使用。我们一再强调,咳嗽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保护机制,具有清理呼吸道的作用。如果人为的进行止咳,可能会引起这些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在呼吸道内积聚,导致严重后果。
宝宝发热也是很常见的,那么退热药物就更是经常遇到了。关于退热药的正确的使用,嘟妈给出以下建议:
禁止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中成药。虽然它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,但同时具有抗凝作用,会造成任何部位出血的风险。因此,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禁止用它来降温。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去年也对此提出消费警示,提醒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中成药。
含有阿司匹林的中成药有:菊蓝抗流感片、金羚感冒片、速克感冒片(胶囊)等。
从主要成分中可以清楚的看到,含有对乙酰氨基酚。这个还好,含有的成分是对孩子来说相对安全的。再来看这一种药物:
含有的成分是安乃近。它曾经是众多国家使用的非处方解热镇痛药物,但之后发现其有着非常明显的毒副反应,比如粒细胞缺乏症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,目前很多国家已经撤销对它的批准了,所以嘟妈也不建议给孩子使用。
很多时候,我们只要谈及激素药物,就会谈药色变,很是担心。其实,激素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,但使用方法一定要合理正确,才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。
先来说说文章开头提到的男孩使用的吧。根据注射液的说明书来看,它的适应症是用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。很明显,支气管炎和发热都不是使用的指证。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,还有引起感染等并发症。所以,使用的时候,要特别的谨慎才行。
另外,激素作为皮肤外用药的时候,也是要格外的注意的,特别是给孩子使用。我们大家都知道宝宝湿疹的时候会使用激素药物,但都是中效和弱效的药膏,而不会选择强效或者超强效的。可是妈妈们还是会担心,于是选择没有激素的中药,却殊不知,很多所谓的中药中却含有强效的激素,对孩子的伤害更大。
这种强效的激素对孩子的伤害可是远大于常规使用的中、短效激素。这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那些中药如此有效了吧?
另外,在孩子哮喘的时候,也会用到激素类药物进行雾化治疗,相对来说也是安全的,但不能够适用于雾化治疗。具体关于雾化用药,点击文章查看。
5.国家食品药监管理局.关于修订利巴韦林颗粒剂说明书的通知.10511.html,2006/02/21.
6.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.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(第70期) 警惕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严重不良反应及超适应症用药风险.150791.html,2016/04/20.
8.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.关于修订含盐酸金刚烷胺的非处方药说明书的通知.
9.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.总局关于修订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的公告(2016年第199号).
下一篇:治疗类风湿的抗生素